苏州刺绣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受吴地经济、文化、风俗、艺术的影响和熏陶,形成了独特的风格,图案精美,色彩淡雅,针法丰富,刺绣精美,与湘绣、蜀绣、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。-3刺绣研究所前身成立于1954年3月苏州市文联民间艺术研究组刺绣制作组,1955年12月改为苏州。1958年3月与苏州工艺美术研究室合并,1959年11月改为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,1960年2月拆分为-3刺绣研究所。
5、 苏州 刺绣研究所的介绍苏州刺绣研究所地址:景德路272号。是国内专注于研究-3刺绣的专业机构。始建于1954年,位于世界遗产名园环秀山庄。半个世纪以来,苏州 刺绣研究所为我国培养了数百位刺绣艺术家和专家,创造和创新了200多种刺绣技法,堪称国际国内。
苏州 刺绣,相传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最早记载于史书,古书记载已久。据西汉刘向《说苑》记载,春秋时吴有“绣衣而护裘之人”,宋代苏州为“家家户户有刺绣”。受吴经济、文化、风俗、艺术的影响,苏州 刺绣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艺特点,图案精美,色彩淡雅,针法丰富,刺绣精细。
6、 苏州 刺绣介绍苏绣简介文化古城苏州素有“人间天堂”之称的苏绣,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孕育了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,以针法精细、色彩淡雅著称。其技术特征可概括为“平、齐、细、密、匀、滑、谐、亮”。绣圣沈首创“仿真绣”,其代表作《意大利女皇埃莱娜像》和《耶稣像》先后在意大利都兰博览会(1911年)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(1915年)获得一等奖,为中国赢得了较高的国际荣誉刺绣。
苏绣作为国礼和国展,曾79次作为礼品赠送给国家元首,在92个国家和地区展出,被誉为“东方明珠”。苏绣历史悠久,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。据《说苑》记载,春秋时期,吴有“绣衣而护裘之人”。三国时期,吴孙权的主人赵夫人,擅长刺绣,能将五岳河海城城的形势绣在方帛上,被当时的人们誉为“无针”。在宋代,苏州是“家家户户都有刺绣”。
7、 苏州 刺绣的名家录苏州刺绣大名鼎鼎的沈寿沈寿(18741921)原名云志,本名薛焕。她在江苏吴县长大,从小学就开始刺绣。16岁时,她就有了刺绣的名气。1904年,沈寿绣制佛像等八件作品,赠送清廷,为慈禧太后祝寿。慈禧对“寿”字极为满意,改称“神寿”。同年,沈寿受清政府委派赴日本考察、交流、学习日语刺绣和绘画艺术,回国后被任命为清朝刺绣工程总教师,自创“模拟刺绣”,开辟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新世代-1。
意大利皇帝和皇后亲自上书清政府,称赞中国-3刺绣艺术精湛,并送给沈寿一块金表。同时,这幅作品被送往意大利杜朗展览,并获得“世界最高荣誉和最高优秀奖”,1914年,沈寿被任命为江苏省南通女红研究所所长。她治校严谨,教学有方,她经常带领学生写生,观察实物,讲仿真刺绣色彩的理论。即使生病了,也要让学生们听听沙发周围上色用线的道理,1915年,沈寿秀的《耶稣像》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展出,获一等奖。